maka的Photoblog

关于 maka | 复制 | 收藏 | 推荐

maka
最近的照片

09/07/2006 » 08/30/2006 05/21/2006 05/21/2006 05/21/2006 05/21/2006

更多

RSS 2.0 Feed
访问统计:9932
  <<前一张 下一张>> 
簇花似锦
09/07/2006 

评论

不良内容举报
maka@09/08/2006 23:05
《潮剧,你为谁憔悴》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创作关于潮剧题材的摄影作品,因为我生活在潮剧家庭,父亲的生活与工作都和潮剧息息相关,他在业余时间,用镜头记录下潮剧最辉煌的时光,也记录了潮剧艺术家走南闯北的快乐和艰辛。现在父亲老了,潮剧似乎也老了,在城市的剧场里激扬回荡的场面已成为昨天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是出在艺术本身还是欣赏它的观众。
  对于现状,潮剧艺术家在思考;潮剧工作者在思考;潮剧的忠实观众也在思考,而对潮剧同样有那份执着和热爱的我所能做的,就是用影象去记录下它。因为相机就是我的眼睛,是我手里的笔。
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剧,至今已有450年的历史,比国粹京剧整整早了200年。但纵观眼下的戏曲艺术,包括京剧在内的所有传统戏剧都在低谷中不断挣扎,相对于有些已经奄奄一息的剧种,潮剧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潮剧虽极不情愿地淡出城市的舞台,但在乡村依旧是魅力不减当年!伴着岁末的鞭炮锣鼓,各大小潮剧表演团体在乡村的戏棚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其盛况让人仿佛以为时光倒流。其实现状的戏曲,只是又已回到了娱神又娱人的年代。而在海外的东南亚,乃至巴黎、悉尼,潮剧依旧是受到华侨同胞的热烈欢迎。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在潮剧身上凝聚着很难化解的乡土情结,台上一次次激动、婉转缠绵的唱腔,台下一次次热泪盈眶的场面,都是那么温馨感人。
以上的种种光景,似乎看出潮剧仍“朝气蓬勃”,但在仔细想想,对比城市惨淡的收益,用一个时髦的词概括这种现象,就是:浮华背后。
  眼下整个潮剧演出市场,据说农村占了至少九成以上。但是农村的潮剧演出大都伴随着游神祭祀等风俗活动。潮剧下乡多演广场戏,于村野空旷之地,筑棚为台,设地为席。在这里,潮剧是舞台上的主角,却是风俗里热闹的陪衬。可能没有人会再带着纯欣赏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潮剧,正因为这个时常没有严苛的观众,所以也就很难有演员全身心投入的演出,重复单调的戏码,杂乱无章的后台,人声鼎沸的戏棚,在热闹的场合里,却冷了许多潮剧热心人的心。
潮剧在城市的戏台上,往往是应时的招待演出,潮剧才偶尔露脸。观众来的是不太爱看潮剧的官员和嘉宾。而真正喜欢的票友则被拒之于戏院门外,偶尔有剧目公演,老戏迷也不愿意花这种“冤枉钱”,因为在家里,打开电视也能轻松地欣赏。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早已养成了快节奏的习惯。作为艺术欣赏的传承阶层——中年人,他们似乎不能适应乖乖坐在剧场里等待一场大戏的开场——他们可能随时因为一个电话而起身离去,他们更无法等待一个漫长而无新意的结局。而年轻的一代听不惯潮剧悠扬的音曲和古典的戏剧语言,更不愿接触潮剧的艺术。他们热衷的是手机网络,电脑网络,开玩笑地说,现在网络里的人比街道上的还多。或许能通过这个最复杂而便捷的渠道去教会年轻人如何欣赏传统戏剧,或许需要所有潮剧人投入心力去做,希望这是个能引起潮剧人关注的渠道,也就是我用相机去记录潮剧新视角的缘故。
  时代在变,潮剧在变,不变的戏服脸谱,变的是潮剧人的心。我捕捉到戏班里年轻一代身上独有的新鲜味:他伸长脖子戴着眼镜,表演的间隙,不忘劈啪劈啪敲打着电脑键盘;来到鲜有娱乐设施的农村,手机是他们唯一的消遣工具,手机网络又把演员与城市青年两重身份隔离开;练功房除了传统的唱念做打,青春驿动的心也会使他们偶尔来几个街舞动作,这将变成一个相当有趣的画面;功夫茶是潮汕人身上共同的标志,只有这时候,新老两代潮剧人才会聚在一起,一壶好茶,两个时代,三个茶杯,四种行当——生、旦、丑、净。
  所有道理,情愫都凝聚在一张张图片里,知潮剧者,谓它心忧,不知潮剧者,谓它何求。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发展,潮剧也在发展,但它稍显滞后了。在信息时代里,如何在传统文化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如何能在既保留传统艺术瑰宝的精髓,又能融入适应时代发展精神理念,是摆在所有关切潮剧的有识之士面前的大课题。潮剧这朵“南国鲜花”虽然很难回到昔日的全盛时期,九十年代振兴潮剧的若干措施也难以为继。不过潮剧的生命力还是相当顽强的,作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有很多特点是不可取代的,还是有很多观众在默默地支持它。希望在若干年之后,后人用相机能记录下来的,是潮剧走出了一条新路,而让我们这一代人的图片成为可鉴的历史。
:



苏眉@11/10/2006 07:45
描述的好。我也喜欢戏剧,昆曲,越剧,京剧,黄梅,评剧...但对潮剧,粤剧知之甚少.听不懂呀.没办法.
潮剧,应是南国奇葩!

李明伟@01/04/2007 17:08
制作的非常漂亮!

歌行天下@02/25/2007 12:41
不懂潮剧,十分欣赏你的制作!

jinmeng@04/08/2007 12:24
艺术广告片,制作精良,人物个个神态到位,你应是个戏曲工作者,或者是热中于她的"票友"吧.

山沐@04/16/2007 22:39
老兄,你这种表现方式太妙了!

jtvwzg@05/01/2007 20:24
要宣传传统的地方戏曲,好。

利尚樽@11/23/2007 19:21
妙!

利尚樽@11/23/2007 19:21
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没有怎么好的素材的。

青履轻歌@12/15/2007 20:12
赞叹!!!

石径@12/19/2007 11:03
好一幅人生百态图。

xiexie@03/05/2008 16:22
精彩!!

古向平@09/07/2008 13:22
支持!

王柏杉@11/11/2008 05:33
神采飞扬,制作精彩,非常欣赏.

xiexie@01/19/2009 17:34
精彩,非常精彩!!


此照片已经达到15条评论限定。


<<前一张 下一张>>

maka
好友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