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雄鸡啼鸣的时候,太阳升起,城门上那残缺不全的城楼,在红彤彤的朝阳映衬下形成剪影。鸟儿“叽叽咋咋”穿过袅袅吹烟飞来。拖拉机发动声响起来;赶马的鞭声响起来;羊倌的“吆喝”声响起来;小贩的叫卖声也响起来……。 这就是鸡鸣驿。 走在那凹凸不平的驿站路上,你会心潮起伏,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见那狼烟四起,听,喊杀声、刀刃撞击声震耳欲聋。英勇的差驿们历尽艰难,快马加鞭飞奔而来,急驰而去。那青一色的砖、瓦,在它那被风化了的斑痕之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憨厚的乡亲会边走边讲,鸡鸣驿的历史他(她)们最了解。傍晚,借宿在老乡家中,你会吃上乡土味十足的家常饭、菜。 鸡鸣驿位于河北怀来县境内,它的北面是海拔1128.9米的鸡鸣山。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时期。后由于处在北京(京师)与宣化(宣府)驿路毕经处,很快成为宣化进入北京的第一大驿站。隆庆四年(1570)用砖修了城池,使其达到全盛时期。城周长2330米,高12米,四方形状。设东西两个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北墙中部建有玉皇阁楼,城的四角分别建有四个角楼。康熙年间设了驿丞主管驿站事务,城内建有驿丞暑,驿馆、校场、马号,还有十三座庙宇,七座戏楼。曾是塞外最繁华的城镇之一。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躲避八国联军曾在这里姓何的财主家住了一日。鸡鸣驿城和城内的古建筑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995年邮电部发行《古代驿站》邮票,在邮票的首日封上写到:“该驿站因山得名,因驿设城,以驿名城,是我国现在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驿站。”2006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杜岩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