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王蛇的Photoblog
关于 眼睛王蛇 | 复制 | 收藏 | 推荐

眼睛王蛇
最近的照片

08/11/2006 07/20/2006 07/17/2006 07/15/2006 06/29/2006 06/28/2006

更多

标签
RSS 2.0 Feed
访问统计:5085
  <<前一张 下一张>>  
盘龙共庆
06/21/2006  相机: Nikon D100


今年的2月11至13日即元宵前,我同摄友”西流“到他的家乡义乌拍民俗活动。拍了当地的祭祖以及”板凳龙活动。
“板凳龙”这种形式是义乌这一带农村祭祀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正月十二或十四开始到元宵那一天的24点结束。从这一天的早上7点启龙, 这条“龙”一直在自己的村镇范围内,沿着规定的路线接受各家各户的迎接和顶礼祭拜。祭拜者非常重视祭拜的规格,据说祭拜者中的富有者光是用鞭炮和烟花迎接这一项就得花费几万元,按照他们的说法是鞭炮打的越多就越发财。
其实,我们称之为“板凳龙”的龙灯,在当地并不叫“板凳龙”。我们去过两个地方拍“板凳龙”的活动,一个是“后金宅村”,一个是“佛堂镇”。这两个地方的“板凳龙”有同有异,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是由一块块长两米,宽约二十公分,厚约一寸半的木板,在木板的两头有两个直径约两寸的孔,然后用一根圆木料做轴,板的头尾相连组成为一个长长的连接体,每块木板上又安装两个彩色灯笼中间点上蜡烛;不同的地方是:它们的“头”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抬龙的方式也不同。“后金宅村”的龙头是一个两层的方塔和两个八角灯,组成一个前高后低的形状,它的名称叫“塔灯”; 而“佛堂镇”的龙头则是前面由一组大约二十几个红色的小灯笼分成上下三层组成一个底大顶小的造型, 后面接着一个稍高于前面群灯的古庙宇造型灯,组成前低后高的形状,它的名称叫“老相公”灯,这个灯主要用于纪念他们的祖先风林王氏老祖宗“老相公”王彦超;作为“龙头”的灯做得都比较大,一般要有七、八个人才能抬得动,“龙体”一般是一个人抬一节。“后金宅村”的灯一般用肩抬,而“佛堂镇”的灯多数用手提。
“板凳龙”每天早上从该村的祠堂出发,沿着确定的路线到沿路的各家各户接受祭拜,直到晚上大约11:00多钟才又返回祠堂边的一个小广场,进行盘龙的仪式,这是“板凳龙”灯活动的高潮阶段。因为,“板凳龙灯”不像其他的“龙灯”一样那么灵活,可以上下左右翻腾起舞。它只能做平行的盘圆运动,而且由于“板凳龙灯”的每一节板凳都是用木轴连接起来的,因此,它作盘圆的运动也不是轻松,速度太快或者动作激烈有可能造成“龙体”脱节。所以说,盘龙是“板凳龙灯”一天的活动中的高潮。长长的龙体在非常笨重的龙头的带领下在广场中作盘圆运动,一会儿由外朝里作“卷心”运动,一会儿由里向外作“离心”运动,一里一外大约两个会合。之后,龙头就朝着祠堂的门口停下接受人们的祭拜,人们早早放上了供品,点上了蜡烛,这时开始燃放起烟花鞭炮,对龙头进行祭拜。接受完祭拜之后,“板凳龙”开始自放烟花鞭炮进行“盘龙共庆”,舞龙人拿出了自带的烟花鞭炮一一燃放起来。这时盘在广场上的龙体烟花四散、鞭炮齐鸣,呈现一幅很漂亮的夜景图画。

标签: 浙江 义乌 板凳龙

评论

不良内容举报
正在载入评论内容...


<<前一张 下一张>>

眼睛王蛇
好友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