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_o_赵的Photoblog
关于 老_o_赵 | 复制 | 收藏 | 推荐

老_o_赵
最近的照片

12/28/2008 12/28/2008 12/28/2008 12/28/2008 12/28/2008 08/22/2008

更多

标签
RSS 2.0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访问统计:10232
  <<前一张 下一张>>  
转载 北京青年报 青年周末 [奥运开幕式]
08/17/2008 

八大名人创意之一-申奥宣传片执行导演赵志强 (2008-08-08 14:34:02)
标签:杂谈

申奥宣传片执行导演赵志强曾与崔健一起竞标开幕式

郑和大船驶入鸟巢 古画成真

■中国人理解奥运精神的少 要超越雅典很难

■巨人点火、佛手拈花等点火创意只为“以人为本”

■最闪光的创意还得保密


◎文/《青年周末》记者 陈万颖

赵志强,导演,先锋艺术家。2002年北京申奥宣传片执行导演。申奥之后,他和崔健等好友一起竞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眉飞色舞地比划着自己的创意时,赵志强却突然停了下来,由于保密协议限制,他只能说出最终创意以外的“小点子”。

让一群小孩,先是组成这个巨大的“京”,然后变形成一个立体的巨人,就是夸父的象征,在现场行走,走到火炬那里,弯腰,把火炬拿起来,点燃。火炬再神圣,也是为人类而存在的。 ——赵志强



■雅典开幕式体现了奥运精神的极致

(2008年7月26日下午,北京CBD的一间雅致的工作室里,原本与记者神侃2002年北京申奥宣传片的赵志强,突然手舞足蹈起来。看来,还是最近发生的事最有得聊。他透露给记者一个小信息,他和好朋友崔健,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竞标,而且,是作为一支完全的“民间力量”。虽然最终没有入选,但他和崔健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开幕式策划。)

哈哈,聊到开幕式……我和几个朋友成天想这事儿呢!想法可多了,想着玩儿呗!

我把几届奥运会开幕式都看了,觉得上一届的雅典人玩得最棒。我们能不能赢得了希腊?我的话放在这儿了,肯定赢不了。

我觉得我算是比较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几年前拍申奥宣传片的时候,跟当时的奥申委开了无数次会。我之所以觉得雅典人玩得最棒,是因为他们最理解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雅典奥运会的点火仪式还记得吧?是一个巨大的火炬,缓缓俯下身躯,一个人上去把火炬点燃,然后再升上去。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大一个火炬低下来再抬起来,多拙的一个事啊?直接上去点多好啊!但是,这一低头,才是真的说明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她是至高无上的,却又是为人而存在,服务于人的。闭幕式上,熄灭火炬时,是一个小孩儿,“呼”地一声,吹灭了。他们已经把奥林匹克人文精神、人本精神诠释得那么到位了,已经没有别的办法来逾越了。什么水里点火啊,高空点火啊,这都是皮毛。

说到“人文”,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运用了很多元素,而这些元素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希腊诸神,那个拿着弓箭飞在空中的小爱神,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这些元素一出来,就震撼世界,那副架势就是告诉所有人:我们这里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我觉得,我们的“人文”不一定就能强过希腊的“人文”,且不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就说“人头马”吧,谁不知道?而你拿个兵马俑出来,世界上真正知道的人有多少?

而且,雅典开幕式把我能想象到的美学概念都做到了。一个立体的人脸,突然炸开,裂成几何块状,人在一个方块上行走、舞蹈,又有投影,把孩子的笑容投射到悬浮的几何体上……脸裂开这个形式,在那年以后的很多影视剧、广告片中都用到了,说明雅典开幕式的创作班底非常的先锋,引领了一个潮流。



■点火仪式四大设计:

巨人点火、佛手拈花、烽火传音、全场齐点

开幕式不就是看点火吗?俗的创意,十好几个都有了。其实奥运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已经非常多样了,有人射箭的,有用飞船的,有从水里起来的,还有火炬低头的了,我想啊,有一种还没人用过,就是把火炬拿起来,点好,再放回去,哈哈!

谁来做?我也想好了。咱们中国有这么几大神话: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这是不是奥林匹克精神?肯定是啊!而且这三大神话很好表现。北京奥运会的LOGO不是一个人形的“京”吗?让一群小孩,先是组成这个“京”,然后组成一个立体的巨人,就是夸父的象征,在现场行走,走到火炬那里,弯腰,把火炬拿起来,这就很震撼了。当然,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了,要从技术上再来考虑。这种形式绝对颠覆以往,而且奥林匹克“人本”的精髓,一下子体现出来了。圣火再神圣,也是由人来掌控的。

标签: 奥运会开幕式

评论

不良内容举报
正在载入评论内容...


<<前一张 下一张>>

老_o_赵
好友BLOG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