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养百种人,我深深体会古语的意义深远 同是亲姐妹,在历经类似的遭遇时,所得到的却截然不同。 妈妈是长女,尽心孝敬已年老的外婆,总是惹来外婆的冷热讽刺,诸多挨骂,凡事总是不顺心称意,诸如断绝关系之类的话,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了。 阿姨们总是隔岸观火,幸灾乐祸,事不管己,敷衍了事地回答妈妈说:“妈妈已经很老了,你就忍忍她,老人家老糊涂了“。 妈妈虽然很委屈,可是她还是一忍再忍了十多年,依旧风雨不改的照顾每当生病的外婆。我们纵然替妈妈感到不值,妈妈还是叮咛我们要对外婆尽孝。 同是住在附近阿姨们,用嘴巴照顾外婆的伎俩,无人能及,实在让人甘拜下风。 最近,外婆因脚痛而不良于行,妈妈无法一人搬动外婆,叫二姨帮忙一起带外婆去就医。二姨反应冷淡,勉强合作。 偶然和其他阿姨们提起此事,阿姨们反应很大地说:这也难怪二姨,外婆某天骂了她,她很难面对外婆”。口气中对二姨遭外婆带给她"严重"的伤害,心存了浓厚的怜惜与不舍。
我不明白为何妈妈多年来遭外婆的责骂,阿姨们总是要敷衍妈妈多番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从未帮妈妈说过一句公道话。 可是在二姨只挨外婆一次的责骂,大家异口同声,万众一心地替她感到不值,觉得她太委屈了,外婆是大错特错。 我真的不明白,人心可以如此!
标签:
记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