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拍卖与网络竞价并举,鞍钢资产处置走上“阳光大道” 2009年12月23日上午11点15分,随着最后一名竞买者网络报价延时5分钟的结束,鞍钢公务车第九次公开拍卖圆满结束。自此,经过4次现场拍卖和5次网络竞价方式,历时10个月的鞍钢闲置公务车处置工作基本结束。经过9次竞拍,鞍钢向社会公开出售闲置公务车576台,成交金额3098.2万元,高于起拍价15%。实现了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的目标。2009年2月份,鞍钢响应中央号召,实施了公务车改革方案并成立了鞍钢公务车改革领导小组,决定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拍卖闲置公务用车。2009年4月,作为央企公务车改第一家的鞍钢,委托北京产权交易所面向社会进行公务车的处置。这也是中央直属企业第一次通过产权交易所的平台公开成批处置公务车。前4期处置工作采取了传统的拍卖形式,尤其是第一次“捷达中华、红旗”系列的专场拍卖,吸引了当地及周边近800位竞买人。面对如此盛大的场面,拍卖主办方临时调整拍卖地点,并出动当地公安维持秩序。即使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保证现场秩序的情况下,仍出现了串标、围标情况现象,甚至还有黑恶势力恣意寻衅闹事的苗头,使得拍卖活动一度成为了鞍钢集团的一个“包袱”。 在此情况下,鞍钢经过对拍卖市场调研,决定尝试使用金马甲竞买人无须来到现场,多标的同步网络竞价的方式试行网络竞价。在2009年8月,鞍钢正式启用“金马甲网络竞价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为其处置公务车,虽然首次运行出现了黑客攻击行为,但经过主办方紧急处置,确保了第二次网络竞价的成功。截止2010年3月底,金马甲网络竞价系统,共为鞍钢集团处理公务车、工程车、闲置设备、闲置厂房等,累计1亿1300多万元,整体溢价率120%。尤其是在3月27日结束的“鞍塔铁矿选矿厂机器设备、厂房、房屋建筑物、构筑物”的竞价活动,以1746.81万元起价,历经1个半小时,299次报价,最终以7526.81万元成交,溢价5780万元,溢价率331%。
标签:
国有资产管理
鞍钢公务车改革
鞍钢纪实
成明摄影
原创视觉
askcm
纪实摄影
鞍钢新姿
感动鞍钢
鞍钢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