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方文明的老家串串门

(2006年6月15日之前的BLOG标题为《与另一个世界的对话》)
关于 虫虎 | 复制 | 收藏 | 推荐

虫虎
最近的照片

07/27/2006 » 07/26/2006 07/25/2006 07/24/2006 07/23/2006 07/22/2006

更多

RSS 2.0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访问统计:73994
  <<前一张 下一张>> 
古希腊的性意识
07/27/2006 

特别感谢风挤落流星的指点和参与。在跟着感觉乱走的年代里,能静心动脑思考,已经成为奢侈的享受了。

在狄洛斯博物馆里看到图中的小巧的陶制交欢俑,发掘于古希腊狄洛斯的民居,想到几件事情。

首先,它的造型与印度的交欢图相似,是否受印度影响?希腊混合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而古印度的文化的确传播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向巴比伦地区渗透。

其次,如此普通物件出现于寻常百姓之家,多少能反映当时人们的性意识。人性与性爱,性爱与生殖,生殖与神性,其间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或等同关系。古希腊记载,古时有的地区膜拜阿芙洛狄特的最崇高的方式,就是与神庙里的女祭司性交。女子到神庙卖淫赞助,也是相当普遍的。性意识中包含宗教,宗教中包含性与生殖,使得古人面对性十分坦然。性与罪恶的联系,西方是在基督教成气候以后才竖立起来的。如此看来,《达芬奇密码》阐述的观点和隐修会的交欢仪式,在基督教的初期显得非常合理。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先人的性意识是什么样的?其他三个,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性在宗教中的重要地位各有不同的记载。考虑到文明的共性,相似时段的中国,从无信史的炎黄逐鹿之战,到有甲骨文可考的殷商,其性意识不太可能与其它文明古国相去甚远。从道家的房中术可窥见,商周时期的性意识应该统一于天人合一的最传统最国粹的宗教意识。后来到了春秋,孔子看不惯“礼崩乐坏”,也自然容不下开放坦然的性观念,把民间文学《诗经》来了个全面扫黄。原比《荷马史诗》丰富的诗歌内容变得残缺不全。但《国风》里还是留下一些拐弯抹角的佳句: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今天如遇“有女怀春”的清纯MM,这个吉士进小树林之前,恐怕先要谈好价钱了。

评论

不良内容举报
正在载入评论内容...


<<前一张 下一张>>

虫虎
好友BLOG